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土坝孜街道:逆向而行的“摆渡人”

土坝孜街道:逆向而行的“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量:    来源:

自3月份以来,我市多地多点相继发生本土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土坝孜街道立即组建防疫工作专班,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共建单位下沉党员纷纷走上一线,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在疫情防控的正面战场之外,还有一群逆向而行的“摆渡人”,他们毫不犹豫、冲锋在前,坚守在疫情最前线,为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土坝孜街道隔离转运组。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自此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由街道党工委委员谢勇同志担任组长,街道社区胡本强、朱玉坤、张昊、周子俊四名同志组成街道闭环隔离转运组,他们逆风而行,通宵达旦,承担着本辖区内确证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等风险人员闭环隔离转运和集中隔离的重任。

他们中有中共党员,有退役军人,也有去年才参加工作的90后,被编入转运组后,他们根据24小时轮班安排,随时待命,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转运工作。检查车辆、全面消杀、核对人员信息……每天上班,他们都要重复这些工作。

外地来(返)淮人员的转运要求高、难度大。“知道自己明天有转运任务,我当天晚上就不敢喝水了”,在前往淮南南站转接返淮人员前往集中隔离点的路上,去年才到街道参加工作的90后张昊表示, “穿上隔离防护服就轻易脱不下来,不能上厕所,在驾驶座一坐就是半天,最开始觉得闷,现在已经习惯了”。

每次转运任务,无论是早是晚,无论是远是近,胡本强都会在接到转运人员时和对方说一句“欢迎回家”,消除转运对象对疫情防控的抵触和旅途劳顿带来的焦虑。因为一些原因,他经常担任夜间转运任务,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只有一句“我是党员,服从安排。”

在狭小又密封的驾驶座里,转运司机的防护面罩经常因呼吸的潮气而起雾,有时下雨天道路泥泞,晚间开车容易看不清道路,但他们都一一克服了。从3月26日以来,他们不分昼夜地开展转运任务,顺利完成转运任务13次,接送转运人员17人次。

没有人员转运任务时,他们还要参与防疫物资运送、医护人员接送、核酸采样点医疗废弃物转运等防疫任务,每天都是24小时待命,经常连续好几天都没回家,说不疲惫是不可能的。除了身体的疲劳,直面外省返回的密接人员,他们也会有担心有紧张,但在严峻的防疫形势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冲锋“逆行”,用坚定的意志出色地完成每一次转运任务。与病毒较量,同时间赛跑,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


(土坝孜街道 蔡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