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量: 来源:
“疫情防控千万条,戴好口罩第一条”“做好防护,主动扫描场所码”……3月28日上午,八公山区山王镇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响起“村村响”广播和宣传车的“喊话”提示。在各小区门口、村庄入口党旗高高飘扬,“志愿红”们正在查验过往车辆和人员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卡,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山王镇紧邻凤台县,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4个社区,辖区人员流动较大,面对疫情“倒春寒”,山王镇以“严”“快”两字当头,3月26日晚召开紧急部署会议,全镇300余名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以村、社区为主阵地,全部下沉一线,摸排走访、宣传发动、核酸检测采样……
3月27日全镇在主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控值守点,24小时值守,志愿者们逐一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测温扫“两码”和信息登记,目前全镇共设置28个卡点,17个核酸检测点,发放居民出入通行证16000余张,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制度,截止4月7日已完成孔集村、闪冲村两村第7轮核酸检测采样,其余13个村(社区)完成第5轮核酸检测采样。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当下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为了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山王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桥梁作用,党员带头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以家庭为单位有序开展春耕备耕,避免人员聚集,要求分时段分批次轮流进行作业,进出大棚人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作业前后要对棚室进行彻底消杀,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进入4月,闪冲村的香椿到了采摘的季节,作为全市主要的香椿种植基地之一,全村共有种植户450户,总面积500亩,今年总产量预计可达15万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在5元至20元不等。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香椿运不出去,这可急坏了闪大哥一家,“香椿的成熟期是每年的三月底至四月中下旬,采摘期较短,过了最佳采摘期,就会严重影响口感。”闪大哥焦急的说道。不仅如此,周边的山王村、王巷村和张楼村等蔬菜种植村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尽快减少本地农户损失,当地政府主动联系,积极谋划,最终与合肥永辉、一品生鲜、家家乐3家超市和市内相关单位达成1万斤的果蔬订单,为农户开辟了一条销售农产品的“绿色通道”。为了帮助农户尽快抢收,镇、村党员勇当先锋,组建7个“红色小分队”进入大棚、田地,帮助菜农抢收、打包、装车,用实际行动守护农户的“菜篮子”。
“我们积极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沟通,第一时间办理了安徽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领取临时道路通行证,此次蔬菜售卖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保障了农户基本利益不受损,部分运输费用也全部由镇政府承担。”山王镇负责同志介绍说。据悉,首批订单已与4月6日完成送达,可为农户带来近4万元的收入。
疫情之下,“远程指导”成为今年科技备耕的主旋律,在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山王镇李咀村蔬菜大棚示范基地里,3名农户正通过远程视频向农科院的专家们“取经”,通过这些天的远程指导,大棚内的辣椒、西红柿长势良好,特别是棚内占地面积约2亩的西红柿,还有20多天就要迎来上市,预计产量可突破2万斤。此外,当地政府对辖区内11个行政村的备春耕情况实行日调度,动态掌握镇内农资和种子需求,对于村内购买农资和种子的农户,各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主动“牵线搭桥”,梳理汇总本村农户的需求,鼓励采取通过多家合买、一家卸货的形式,最大限度减少接触,对于配送农资和种子的入境车辆,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查验通行证,对货品进行无死角消杀,形成点对点、闭环式运输,确保将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农户手中。
(山王镇 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