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八公山区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将“红色物业”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物业管理“小切口”撬动社区治理“大民生”,实现社区治理的良序与善治,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红色引擎”筑堡垒,念好物业管理“紧箍咒”。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抓细做实“红色物业”提升建设,着力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业委会+网格员”“六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成立10个物业企业党组织,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小区设置方面,考虑到原有零散小区体量较小、布局分散,不利于工作开展,统筹社区管辖、物业管理、地域远近、规模大小等因素,划分为52个片区,以片区为单位成立52个业主委员会和物管会、52个小区(网格)党支部和党的工作小组、建立19个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有2个小区获评市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全面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积极通过法定程序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多方联动服务机制,推荐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业委会,推荐楼道长担任业主代表,推荐业委会主任、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小区党支部或社区“两委”兼职委员,有效打破障碍壁垒,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
“红色阵地”强引领,奏响为民服务“交响曲”。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激活红色细胞,实现党建引领下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党建作用,组建社区党员+志愿者+物业企业+属地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红色议事会”,实行“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社区、“两委成员”负责网格、党员楼栋长负责楼栋”的三级服务体系,联合居民群众、物业企业、退休党员、业委会、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N”元素共230余人,统一纳入“红色议事”队伍,通过“3+N”的模式不断扩充人员参与面。推行“困难群众说事,党员代表议事,联盟成员理事,服务平台晒事,辖区居民评事”五步工作法,着力解决社区内重大工作、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220余件,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党员率先、群众参与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红色联盟”聚合力,区域联动激活“一池水”。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总支部+小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社区民警+红色物业+党员楼栋长+网格员”多方联动、协调共治机制。构建基础网格+社会组织+红色物业、街道党工委“四级响应”机制,实现基础服务项目“一网兜底”。建立党员“1+N”包干联户机制,党员信息全部入库“云网格”,每位党员辐射40-80户居民,通过“码上服务小程序”定向开展帮办、代办、领办等精细化服务,让党员成为流动“窗口”,达到“民呼我应”目的。推动党建、综治、监管“多网融合”,推进公安、城管、安监、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下沉网格,着重解决小区治理难点重点问题,让“红色物业”成为社区矛盾化解的“最后一米”。开展“信访超市+外送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新渠道。相关部门接到基层“吹哨”事项后,主动到达现场调处矛盾纠纷,为群众精准“外送”专属贴心服务。通过智慧平台、手机一键互联,共受理群众诉求近2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