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 八公山区:完善多元帮扶路径 守牢防止致贫底线

八公山区:完善多元帮扶路径 守牢防止致贫底线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八公山区坚持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智志双扶的工作思路,多元探索监测对象帮扶路径,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面应对各类致贫风险,切实筑牢防止致贫防线,监测对象202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1.76%,增量达2130.41元。今年以来,全区新识别监测对象1954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达1.96‰,通过帮扶消除风险1445人。

一是丰富帮扶主体,拓宽帮扶渠道。镇村同步帮扶。在识别认定后,第一时间为监测对象安排镇、村两名帮扶联系人。根据四级网格设置,镇级帮扶联系人以包村镇领导为主,村级帮扶联系人以村书记、两委干部和熟悉工作的乡村振兴专干为主,确保帮扶工作的及时性、实效性。

区级全面包保。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和21家区直部门一对一同步包保所有镇村,深入联系帮扶监测对象。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协助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帮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振群众信心,压实基层责任,提升帮扶成效。

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测对象帮扶。针对收入较低且整户无劳动能力、增收困难的监测户,动员淮南联合大学、辖区企业鑫城农机有限公司等开展对口帮扶,每年为监测户增收1500-4000元,有效改善了农户生活条件。针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对象,动员辖区企业星空纸业、安徽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就近吸纳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筑牢防贫防线。撑起健康保护伞。加强征缴政策宣传,2023年资助监测对象43123人参保,做到应保尽保。全面查缺补漏,协助12人办理慢性病证,减轻日常吃药开销。重点针对高龄老人和户内有大病、长期慢性病的监测对象,发放家庭医生服务联系卡,定期上门提供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服务,确保不发生因病致贫。

畅通教育领航路。重点抓好三类监测对象。抓实抓细控辍保学工作,精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各类困难学生255人次,对13名义务教育阶段监测对象全覆盖。为陈佳欣等3名学前教育儿童申请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9名职业教育在读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金4.65万元。

织密兜底保障网。农业农村和民政部门每月互推低保、特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信息,针对整户缺少劳动力和因主要劳动力突发大病等情况导致收入骤降的监测户,全面及时落实兜底保障。截至目前,全区监测对象中共有9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024年开展临时救助54人次,切实做到凡困必帮、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筑牢防贫保险线。采取政府+保险的保障方式,与国元保险合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精准防贫保障机制。由政府全额出资,以个人为单位,为所有监测对象分类型购买防贫保。设计制作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利用日常走访开展宣传,提高农户政策知晓率,确保在保障对象发生因病、因学、因灾等重大致贫风险时启动保险给付,切实守牢最后一道防线。

三是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致富增收。以农业为根本,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推动大托管改革提质扩面,鼓励有条件的村采取整村托管方式推进改革,亩均节本增效350元以上,增产15%以上。依托城郊村区位优势,围绕引进新技术,坚持绿色发展,专攻蔬菜生产的发展思路,引导李咀、杨家地等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建立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带领包含监测对象杨传云在内的村民致富增收。以八公山创业创新园区为依托,鼓励个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创业,南塘村充分考虑监测对象朱德甫学历较高但是行动不便的实际,提供技术和必需品,帮助发展品种鸡养殖,同时积极联系本地客商上门收购,已于今年6月成功消除致贫风险。

产业为重点,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围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食品加工园区、豆腐文化产业园招商引资企业建成达产,稳住并增加农民工本地就业岗位600余个。旭咚食品的橘生南淮南牛肉汤生产线有效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带动包含监测对象朱兴兴在内的200余人就业。以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八公山风景区为核心,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以”“为主题,包含品质民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等功能的农旅融合休闲带,妙山和闪冲村盘活利用闲置农房,依山建成拥有60个房间100个床位的乡村民宿,成为国庆假期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成功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就业为导向,提升农民收入质量。积极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等就业招聘活动,开展各类招聘会103场,达成就业意向438人。成立就业工作指导小分队,充分摸底辖区经营实体和监测对象等低收入群体情况,精准了解用人单位和农户就业需求,打造三公里就业圈,有效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和20人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在全面落实省外务工交通补贴600/人的基础上,为省内市外务工的6人落实交通补贴300/人,鼓励外出就业增收。对年龄较大但是有能力、有意愿的6人通过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截至目前,全区监测对象共有33人务工,达上级下达任务量的3.7倍。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郑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