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八公山镇构建“远教+”模式 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基地

八公山镇构建“远教+”模式 打造党员教育培训基地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量:    来源:

2022年以来,八公山镇党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丰富优势及“一站多能”作用,积极探索“远教+”模式,多维度延伸党员教育触角,进一步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


远程教育+理论课堂,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将电教远教工作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紧密结合,根据党员需求,开设点播课堂,紧盯茶余饭后、会前会后、工作间隙等碎片化时间,以及傍晚人流集聚时段,播放党员教育片打造开放式“远教学堂”,使远教站点成为党性教育的“主阵地”,不断为党员提供新鲜的“精神食粮”。同时,围绕春节、端午等时间节点,紧抓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有利契机,组织远教“假期播放日”活动,集中为返乡流动党员进行“补课”,力促把基层远教站点真正打造成为党员的“加油站”。2022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利用远教终端站点积极开展全民读书、电教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等活动30次,开展文化志愿活动38次,服务群众近6000人次,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远程教育+产业课堂,助力乡村振兴。注重学用结合,以远教进合作社、进产业为主渠道,发挥站点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强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特色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政策知识宣传。进一步拓展远教内涵和功能,将远教课堂从线上搬到线下,邀请农技专家、田间“土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惠农政策、农业技术和特色种养授课等,全面提升农民职业素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余人次,更好发挥远教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同时,有力落实“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与安徽省农科院签订科技特派团共建协议,围绕农业发展、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全产业链服务;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行政村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建立与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合作机制,推进发酵类豆制品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协作。


远程教育+实践课堂,践行使命担当。结合“两优一先”“光荣在党50年”表彰,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安徽先锋微讯定期发布的精品节目推荐,如《歌声里的党史》、《党员干部网络行为以案说理》以及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事迹影片等,全面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秸秆禁烧、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将学教活动向便民服务延伸,结合“十大暖民心行动”,组织辖区276人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新增就业348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圆满完成36个新增幼儿拖位、3个老年助餐点、11个老年学习点建设,在实践中促进学用转化,激发党员干部以实践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远教站点为依托,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指导党员群众培养健康向上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使远教站点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