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八公山镇对标新形势下党员教育要求,以提高党性、提升素质为重点,积极探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举措,通过整合时间、不拘形式、分类管理三措并举,不断构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立体式”矩阵,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见缝插针抓住时间“点”
紧扣党员学习日常点,推动村党组织制定学习计划,主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采取集中学、自主学、研讨学、互动学等多种学习形式,促进党员增强理论知识储备。把握关键教育时间点,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和党员教育基地,采取“理论课堂+教学基地+实践活动”的模式,在清明、“五一”、“七一”、国庆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组织党员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文明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让党员在“沉浸式”倾听红色故事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事热情。整合教育时间零碎点,运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乡村大喇叭、板凳小课堂等阵地,以拉家常的形式进行工作交流、思想碰撞,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化整为零”,实现党员学习浸润在工作生活日常。
两项课堂绘实形式“线”
紧盯党员教育质效,着力构建两项课堂矩阵。“理论课堂”重需求、补短板、增实效,结合不同领域党员特点和岗位职责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通过开展走访调研、问题征询等方式,广泛收集学习需求与意愿,根据个人所需,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向党员进行精品内容“月推荐”,变传统的“我讲你听”学习模式为“你点我讲”,切实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村党支部书记“书记讲党课”活动,促进“互动课堂”显成效。各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等主题,上台谈做法、论想法、明办法,在对标对表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找差距、寻短板,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
按需分类覆盖群体“面”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别组织实施党员集中学习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坚持分类培训。针对流动党员、在家党员、就业党员等不同主体,结合党员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培训。对流动党员,利用其春节返乡等时机进行集中培训,同时积极协调流动党员党组织或流入地党组织开展联动培训。以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坚持把党员参与农村服务管理志愿活动作为拓展学习教育方式的有效载体,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为多样的“互动式”学习,在服务群众中熏陶培养锻炼党性,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学用贯通、知行统一。今年以来,共组织镇村党员深入开展健康讲座、上门送学、小区环境提升行动、防诈知识进社区宣传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参与党员300余人次。
(八公山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