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3 浏览量: 来源:
党建引领,全方位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全镇11个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先后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前往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和滁州市天长市等地学习集体经济发展及和美乡村建设经验,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村民增收、群众致富。结合各村自身特质与优势条件,以当地的桃子、草莓、板栗、香椿等特色产业为根基,聚力产业促发展。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员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推动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实现“双增收”。
瞄准瓶颈,立体化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力量,争取各类专项建设基金、金融资金投入村集体产业发展,用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平台,健全“金融+村集体+农户”对接机制,选取毕岗村、李咀村2个村试点推动,营造“人人争当信用户、携手共建信用村”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村集体“三资”清查清收,指导排查清理闲置的旧村室、旧校舍、旧厂房等集体资产,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解决建设用地难找、难用、难管问题。优化人才支撑,切实找准、找实农村经营人才缺乏堵点,着力疏通人才吸纳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扩大选人用人范围,培育一批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干部、“土专家”“田秀才”,锻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生力军”。
多方联动,多维度拓宽发展渠道。聚焦农业托管,工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分散的600余亩耕地“化零为整”,整合农资、农机、农地等资源,实行统防统治,进行农技推广培训,实施“小田变大田,农业大托管”政策,同时为防止粮食霉变,提高存粮品质,建设完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粮食仓储烘干中心项目和年处理稻谷200万斤、生产优质大米130万斤的大米生产加工线。聚焦村企联建,山王村在村级集体资产有偿使用的基础上,围绕“绿色发展、市场导向、农户参与”,注册成立淮南市广源农特品商贸有限公司发展订单农业,与多家食品企业对接原材料供应。聚焦乡村发展,实施有效联带,将民宿、经果林、牛肉汤产业、乐涧套旅游风情带等串联在一起,注册本地美食品牌,打造集田园休闲与生态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文旅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