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 来源: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近年来,上游社区以党建为统领,锚定“共建共治共享”目标,“小区议事会”“三方议事会”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破解治理难题、激活社区活力,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绘就邻里和谐、服务暖心的新图景。
一、建强网格“红色堡垒”,筑牢治理根基
社区党组织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夯实组织基础,让网格成为治理“最小单元”。
在网格划分上,遵循“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限清晰”原则,按300-500户标准将辖区划分为4个基础网格、23个楼栋微网格,推选19名党员任“楼栋长”,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
在力量整合上,打破“条块分割”,推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驻区单位人员、物业员工、下沉干部向网格集结,组建“一格多员”服务队。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2-3名党员志愿者和1名网格长,明确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五大职责。针对网格独居老人较多的情况,党员定期开展“敲门行动”,提供代购代办服务,累计服务50余人次。
二、激活议事“民主平台”,破解民生难题
针对“居民意见难统一、物业矛盾难调和”等问题,社区搭建“小区议事会”“三方议事会”两级协商平台,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小区议事会”以楼栋为单位,由网格党支部牵头、楼栋长主持,聚焦楼道堆积物清理、停车位规划等“家门口”微问题,通过现场议事、线上留言等形式收集诉求,做到“小事不出楼栋”。今年,上游老旧小区内一些严重倾斜的老树带来安全隐患,社区立即召集议事会,协调园林局工作人员查看、上报、修剪,6月30日,社区协调相关部门对老十九中门口的树木进行了精心修剪,有效消除了因树木老化、枝干过度伸展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居民出行与房屋安全,社区环境也更加整洁美观。截至目前,通过小区议事会解决居民诉求60余件,办结率达98%。
三、健全闭环“联动机制”,提升治理实效
社区构建“网格收集—议事协商—落地执行—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实现问题解决无缝衔接。
网格收集阶段,网格员、楼栋长通过巡查、走访、微信群实时收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推送:微小事直达小区议事会,跨主体难题由社区党委启动三方议事会。议事协商阶段,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方案后明确责任主体、时限及措施,并公示接受监督。落地执行阶段,由社区党委统筹:网格内问题由支部落实,三方问题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协作,需上级支持的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对接职能部门。如发现消防通道被占用后,三方议事会确定“物业清理、业委会监督、社区联动宣传”,1周内完成清障并安装禁停护栏。反馈评价阶段,通过“线上打分+现场回访”收集居民意见,未满意事项重新协商处理,形成治理闭环。
四、治理见成效,展望新未来
如今的上游社区,网格“精度”与议事“温度”相融,楼道更整洁、车位更合理、矛盾更少、志愿更活跃。居民王阿姨说:“以前有事没人管,现在网格员常上门,议事会能解真问题,住得越来越舒心!”
下一步,社区将深化党建引领,优化网格设置、丰富议事形式,探索“网格+议事会+社会组织”新模式,推动“社区事、大家议、共同办”,持续谱写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