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在行动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扫黑除恶在行动 > 矛盾纠纷“微”调解 化解邻里千千结

矛盾纠纷“微”调解 化解邻里千千结

发布时间:2023-12-28   浏览量:    来源: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邻里之间也难免有摩擦。八公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等群体“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实做细日常排查走访化解工作,他们敲开家门,架起邻里间沟通的桥梁,解开了一个个心结。

消除养鸡扰民之“烦”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本是描述乡间邻里平安祥和的景象,却可能在城市中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

近日,八公山区毕家岗街道有些居民反映新建社区一住户在楼道里养鸡。这些鸡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开始恼人的鸡鸣,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休息,而且还影响大家的通行和楼道卫生。

街道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迅速召集社区书记、小区物业负责人、街道文明办负责人召开信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办法。

新建社区书记陈志军一方面找来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邻里帮帮团”成员李荣做养鸡户的思想工作,安排小区物业公司对整栋楼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杀,另一方面由街道文明办对社区居民文明行为的宣传劝导。最终,一场由养鸡引起的邻里纠纷得以有效化解。

解决下水道堵塞之“痛”

“我家中下水管道堵塞,社区能不能帮忙协调解决?”前些日,史女士向新庄孜街道治西社区网格员表示,自己家下水道堵塞,需要疏通整栋楼管道才能解决,自己协调的力度不够。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逐户沟通协调,征求该楼栋业主们的意见,大部门楼栋居民同意均摊费用,但是三楼居民刘先生质疑下水道维修费用偏高,不愿意均摊费用,因此与史女士发生了争吵。

网格员了解后,马上联系刘先生,双方在社区进行调解。在街道综治办及司法所耐心说和下,最终,刘先生答应支付每家需平摊的700元费用,并当场以现金的方式一次性支付给史女士,一起邻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居民群众之间大多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因为缺乏沟通,产生矛盾,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听矛盾双方把各自意愿表达到位,一般都能找到折中的解决办法化解矛盾,邻里之间也都愿意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新庄孜街道平安办主任陈国艳说。

化解私搭乱建之“难”

私搭乱建一直是影响城市整体环境面貌的“老大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美观,还会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感谢大家,终于把围栏的事情解决了,堵在我心中的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在多方部门的调解下,土坝孜街道支架 社区支架村居民在自家门前私建围栏一事得到妥善解决。

支架村物业主任来社区矛调中心反映,之前有业主向物业反映支架村有居民在自家门前私建围栏,物业多次上门沟通,经劝阻无果,希望社区出面帮忙联系城管部门一同解决。

社区主任王莹莹了解情况后,一边联系城管部门,一边与网格员来到私建围栏的居民家,对当事人进行劝导教育,强调私搭乱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创建,经过多次上门劝说,最终李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意城管部门将围栏拆除。

邻里纠纷,看似小事,如果不及时化解,轻则伤了和气,重则激发矛盾上行,这就需要矛盾纠纷‘调解员’们,将矛盾化解在最小范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守护地区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八公山区各级矛调中心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200余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